新闻及专栏

关于港专 > 传媒中心 > 新闻及专栏

言必有中:敬事有争存智勇 修身立业显族亲

“孝”是中国传统伦理的极重要德目,有“百行孝为先”之说。时至今日,人们常以是否“孝顺”来评价一个人的品格。为何“孝”在中国人伦思想里如此重要?“孝”与“顺”又是怎样的关系?

中国社会长期以农业为主要的生产模式,于是形成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网络,例如俗谚有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便见传统中国农业社会中,家庭是人们生活的重要保障。后来虽然商业发展渐盛,然而家族宗法制度不但没有失色,反而发挥着维持家族利益的作用(明清时期,孝道更是推动商业发展的助力)。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再加上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家所倡的“孝悌”便成为国人的重要道德观念。可见,“孝道”的形成,虽有现实利益的考虑,但也由于儒家的提倡,使其不止于功利,而是人格的彰显。于是“孝”成为中国人长久以来,用以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基础标尺。

《说文解字》:“孝,善事父母者。”孝的意思是善于与父母相处。孔子亦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第一》)孔子认为年轻人最优先应该学会的,是与父母兄弟的相处,然后再推而广之,博爱众人,最后仍有馀力,便可以从事研究。那么“孝”是否只局限于对父母亲的爱呢?

《孝经》列为儒家“十三经”之一,是阐述儒家孝道的重要经籍,其作者目前未有定论,一般认为是秦汉时儒门学者所著,经中“开宗明义”篇谓孔子曾言:“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是为“孝”作定义,简言之,就是指出“孝”有不同的阶段、层次,以及实践的方法。

教育由教孝开始

引文认为,“孝”是德行的根本,教育应由教孝开始。能爱惜自己的身体,不使父母担心,是孝的开始;然后修养人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并且干出一番事业,扬名后世,使父母也感到荣耀,是孝的完美实践。所以“孝”就是由敬事双亲开始,到长大后进社会担任职位,为国家人民服务,最后要达成的是一辈子的人格修养,使自己无愧于天地间。因此,“孝”既是对父母的爱,也由于对父母的爱,而发挥出对天下人的爱,这是儒家思想由亲及疏、推己及人的重要体现。

现代人提及孝道,总会在“孝”字后面加个“顺”字,组成“孝顺”这个词语来描述这种敬爱父母的品德情谊。这个现象,固然与现代汉语普遍习惯使用双音节词有关;但是,为何所跟随的是“顺”,而不用“敬”、“爱”、“养”等其他与孝行也有关系的字词呢?“顺”是否真的是孝道中不可或缺的态度?孔子曾说孝就是“无违”。(《论语·为政第二》),不过他在“曾子受杖”一事中的取态,则强调了侍亲要随机应变,不能愚昧顺迎的道理。

不惜身体属不孝

《孔子家语》载,孔子的学生曾子受到父亲杖责后,还想着如何令父亲安心,全然未有顾及自己的身体状况,他以为这就是孝。可是孔子知道后却很生气,孔子解释,如此不知爱惜身体,若因此而丧命,反而陷父于不义,这便是极大的不孝。

这里所说的原则,与前面《孝经》所说的“孝之始”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孝经》的“谏诤篇”正好为我们解答了实践“孝道”时,顺从是否最大的考虑这个疑惑:“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免陷君亲于不义

孔子因应曾子所问,提出身为人子、人臣,遇到君父有过失,都应该力陈真相,而不是曲恭隐瞒,而谏诤的目的不是要违拗上意,而是以免陷君亲于不义,这是为人臣子者应尽的本分。能够恰如其分地实践“孝道”,需要爱敬、智慧,与勇气,实在不单单是一句“从父之令”可以涵盖的。

叶翠珠 香港专业进修学校语言通用教育学部助理讲师
网址:www.hkct.edu.hk
联络电邮:dlgs@hkct.edu.hk

(文章转载自2021年4月28日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