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专栏

关于港专 > 传媒中心 > 新闻及专栏

卓言絮语:穿透配对补助金

“我这几十万捐了给学校就变成了双倍,很有价值”,“我真的不够钱用时,也不用担心,病了,可以去公立医院和诊所,居所还有政府公屋,你完全不用替我的晚年生活担忧!”这是一位退休老师的遗孀在港专筹款时对我说的一番话,令我热泪盈眶,至今不忘。

我们称她为“师母”。她的丈夫,是我们的一位退休老师,身为四十年代华南著名大学毕业生,同学不是做官就是做高管,年轻时为理想毅然放弃高薪厚禄的机会,走进收入微薄的工人夜校,穷得要住山边木屋和板间房。由于没有大笔退休金,退休后曾经要在街头当小贩卖生果和做戏院带位员来维持生计。后来他找到了另一条出路,积累了些钱,买了楼,也给师母预备了一笔钱在他过身后生活下去。所以当师母要捐这几十万时,我完全不敢收下。

常言说,大学校长或校监(Chancellor)最重要的工作是找捐款,这一言道尽了当今的社会生态。自资高校校长生涯虽未可说是一番辛酸,但却也正正反映出今天办教育和“企业化”的千丝万缕关系,完全吻合现时全球资本社会的状况。

教资会上周公布了第八轮配对补助金的结果,十所公帑资助院校筹得五十亿元捐款,加上政府的二十五亿元配对补助金,共获得七十五亿元新增资源。三所传统大学中大、科大和港大,三校共取得十六亿多的政府配对款项,占全部二十五亿的三分之二。

前年完结的第七轮配对补助金计画是唯一一轮专门为自资院校而设的配对计画。十二所院校共筹得十亿元捐款,取得了政府配对的四亿九千万。最大户的四所院校取得政府的三亿九千多万,占总数五亿的八成。公营院校和非公营院校在筹款的两极化结果,显示“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多”,也是教育界的常态。

港专学院有幸被纳入第七轮配对补助金计画,这是港专的第一次,我们感到战战兢兢,以取得保证的“最低款额”千二万配对补助金为目标,有幸的是有“师母”这类热心人,最终共筹得千六万元,喜获政府的千四万补助金,令首次配对能不辱使命。

作者为香港专业进修学校及港专学院校长,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逾二十年。
电邮:president@hkct.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