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专栏

关于港专 > 传媒中心 > 新闻及专栏

英语笔栏:细阅食物标签 避开健康陷阱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愈来愈注重健康,不同的健康饮食法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藜麦(quinoa)、羽衣甘蓝(kale)、亚麻籽(flax seeds)、牛油果(avocado)和椰子油(coconut oil)等超级食物(super food)更随处可见。一般相信,人们只要适量进食这些健康食物,配以运动训练,对维持健康有一定的帮助。然而,有好些食物生产商(food manufacturers)知道市民对食品质素有所追求,纷纷在包装上写上“有机”(organic)、“无污染”、“低糖低卡”等字眼。普罗大众如想知道某款食品是否健康时,懂得正确阅读食物标签(food label)至为关键。

事实上,对于包括笔者在内,不少“健康一族”在超市选购食品,会仔细阅读食物标签。在香港,大部分的食物标签均有中英版本,而一般会罗列详细的(detailed)营养资料。以笔者手上的纸盒牛奶为例,蛋白质(protein)、脂肪(fat)、胆固醇(cholesterol)和糖分(sugar)等成分一般都会标示在当眼处(prominent position)。

要知道饮品是否“低糖”,对比(compare)同类的货品的糖分含量就可一清二楚。当然,各读者亦要留意食品的制造日期和最佳进食日期,一般来说,未经精制的(unrefined)食物的保质期(shelf life)相对会较短。

大部分加工食物(processed food)会加入形形色色的(various)添加物(additives)来维持食物的保存期或风味(flavour)。常见的添加物有稳定剂(stabiliser)、酸度调节剂(acidity regulator)、乳化剂(emulsifier)、甜味剂(sweetener)和色素(colour)等。

然而,有研究(studies)指出,过量摄取这些添加剂或会对健康构成不良(negative)影响(effects),因此,笔者建议大家不妨多进食天然(natural)无添加食物,过分加工或精制食物则少吃为妙。对于商家使用的健康字眼,更要留意。

周浩文 香港专业进修学校语言通用教育学部讲师
网址:www.hkct.edu.hk
联络电邮:dlgs@hkct.edu.hk

(文章转载自2022年1月20日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