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书柜时,我无意间又看到了角落里那本已沾上了些许灰尘但曾经很喜欢的《棋王》。《棋王》是台湾作家张系国写作以来自觉最满意的长篇小说。这么多年来一直得到各界读者的喜爱及好评。张系国的小说除了语言生动活泼,情节变化莫测,引人入胜之外,更重要的是它背后包含的是作者对社会深切的关怀,对现实爱之深、责之切的批判。这正是小说的价值与灵魂所在,更是它成功的原因所在。
《棋王》是以上世纪七十年代台湾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工商业蓬勃,人民思想开放的新型社会为背景,展现的是一批一心追求金钱和物质生活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他们包括:从事广告设计的程凌、电视业的张士嘉、裸女画家高悦白、炒股票的周培,还有教书的刘教授。虽然从事不同的工作,但他们都代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小知识分子,汲汲追求物质生活享受,以捞钱为人生最高的理想目标。他们面对金钱的诱惑,尽显人性丑恶的一面,在《棋王》中表露无遗。
我们可以从《棋王》中看到现今社会中淡薄的人际关系,以及人们面对利金钱所表现出的自私面孔。本来,能未卜先知的五子神童是程凌他们找来做电视节目的。但是当他们发现神童的异能后马上不愿五子神童上节目,以免他的能力公开了,他们一心想将他为己用。可见他们自私的一面。
无一人真正关心过神童
小神童的失踪是小说的高潮部分,几位主角马上由之前的有商有量变成互相猜忌,勾心斗角。再者,由一开始,五子神童被发现,后来失踪再被找到。程凌、张士嘉等人谈论的话题都以神童为中心,但没有一人是真正关心过神童。他们之间没什么真情可言,一切都是利字先行。
现代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表露无遗。刘教授口中的“寂寞富翁”的故事正是现代人无情、人际关系疏离的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是重情的文化,但它并没有成为人类精神病的良药,反而渐受西方社会的影响,个人主义盛行,人与人之间没有情的感通。在香港,人际关系也只能用十四个字来概括:“各家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程凌是小说的主要人物,更是一个一味妥协的灰色人物。他追求女孩没有魄力,搞节目不够新意,炒股票缺乏狠劲,正经画画又缺乏自信。他一开始就有意要保护神童,但他始终没有化为行动。当大家想把神童当作摇钱树时,他也受不住物欲,没有反对还参与其中。从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那些立场不坚定,毫无原则可言的人。
对于知识分子们来说,能未卜先知的神童是一株摇钱树,可以用来号召观众,猜考题,测股票。于是人人都想投机取巧,不劳而获。讽刺的是,小神童在面对重大考验的棋局中,竟然舍天机不用,“我自己会下棋!”小神童说过几次,也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正正印证了一句话“世事如弈,成败还靠自己”。他的举动正给那些迷信“成事在天”,一心要投机取巧的知识分子当头一棒。可见,不相信自己的实力,不愿安守本分,用不正当的手法去满足自己的私欲,是人性的另一弱点。
作者批评善意 意味着不放弃希望
总括而言,通过《棋王》这篇小说,我们看到了种种人性的丑恶面:唯利是图,投机取巧,不劳而获;人与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勾心斗角等等。但我们千万不要忘记,作者的批评是善意的,他的批评意味着不放弃希望。《棋王》就像一面镜子,只有知道人类的弱点,社会的病态,我们才能引以为鉴,不会重蹈覆辙,并批判摒弃之。
林爱妮 香港专业进修学校语言传意学部讲师
网址:www.hkct.edu.hk
联络电邮:dlc@hkct.edu.hk
(文章转载自2023年6月19日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