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专栏

关于港专 > 传媒中心 > 新闻及专栏

 
“征心制造” 价值再造 

提起惩教署产品,就会联想起每天在路上看到的交通指示和路牌,还有政府使用的厚实且甚有份量的木制家俬。市民能普遍接触到的在囚人士产品,就是每年的卖物会,售卖手工艺品、特色布艺、藤器及木制家具,以至玩具和盆栽等。 

为港专为反修例事件入狱人士而设的“新昕计划”事,笔者近日与黄署长聚会,获赠街名牌形状的姓氏办公室门牌,甚为窝心,也令我思量感触甚多。 

姓氏门牌是惩教署今年年初推出的“征心制造”产品之一,现时有12所惩教院所参与生产,产品主要有惩教专区、香港情怀、环保再造、生活日用、迷你工业、征雕细琢和节日精选等7大类,产品涵盖木器、饰物、文具、藤器、日用品、环保产品和手工艺品等,当中实木入榫凳、玻璃纤维垃圾桶及纸巾桶和可客制化的街道名牌最受市民欢迎。 

“征心”是“惩”字的分拆,除了突出当中“心”的意义之外,也是“精心”的谐音。的确,署方为转变在囚人士,让其重出社会后能够重获新生,花费大量心血和心思。而“征心制造”整个构思可谓紧贴社会脉搏,例如以网站形式进行销售。此外,产品加入环保元素,用被“山竹”吹倒的树木制作的木器,更早早被人抢购一空。 

产品更引进新科技和学界及企业参与,例如太平洋咖啡提供咖啡渣、理工大学提供将咖啡渣转化为3D打印材料的专利技术,以3D打印机生产客制化的行李牌和杯垫等。黄署长说,“征心制造”产品网上一个月的销售额已经超越过去一年包括卖物会的数字,实在相当成功。 

香港需要“识变、应变、求变”,“守正创新”,惩教署做了示范。改变生产和销售形式是其一,应对国家安全威胁和帮助相关犯罪人士更新的挑战更大。港专“新昕计划”的重点是进行价值教育;而惩教署不但以产品为废物再造价值,也尽力为在囚人士赋予新价值。 


作者为香港专业进修学校及港专学院校长,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逾二十年。      
电邮:president@hkct.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