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專欄

關於港專 > 傳媒中心 > 新聞及專欄

卓言絮語:不設行程咭功能為誰著想?

人大常委譚耀宗近日由於香港有不明源頭的本地新冠個案而被拒赴京開會,無獨有偶,筆者這兩星期也有內地考察活動,同樣因此而無法成行。寒季降臨,病毒活躍,加上北京冬奧舉行在即,國家防疫主責部門謹慎行事,實屬正常。

香港與內地人流隔阻,對經濟民生影響巨大,更不利年輕人了解認識一日千里的國家發展,遑論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現在看來,不單今年,明年暑假的交流實習活動也不樂觀。連續四年缺乏這些活動,對院校來説,就是整整兩屆的大專學生,或是一屆的本科學生,完全失去了這個機會。

報道說,通關的一個關鍵,是港版健康碼能否有效分辨受病毒感染的高風險人士,有沒有行程咭的功能。特區官員說,會向國家有關部門提供另類可行方案,就是由市民自願申報,包括自行紀錄的行程、由政府提供高風險場所供市民核對的結果、以及利用「安心出行」程式的紀錄等。筆者跟朋友談起這「三大法寶」,所有人都說如果有官員真的認為有效,那簡直是不可思議的智慧!

筆者完全贊成以自願使用相關應用程式為原則,但這個程式必須有行程咭功能,自動紀錄使用者的行程。這個位置紀錄的功能,一如手機其他應用程式一樣,可以自行啟動和關閉。如果使用者想在某日過關,他就須在指定時間內,例如廿一天前啟動位置紀錄功能,然後在回港後關掉功能,甚至把程式刪掉。活動多姿采但又不想暴露不為人知場所的人士,他只要在這廿一天「守行為」,循規蹈矩就可以了。

有人很害怕市民的反彈,筆者可以分享一下經驗。港專與華潤集團的「大灣區創業培訓計劃」立項於2019年,在動亂未息的時候招生,大家曾擔心在反中情緒高漲下能否成功招生,但筆者堅信,總有一批年輕人熱愛國家,或者為了前途而擁抱內地,我們就要在這個艱難時間為他們提供出路,最後招生人數超過名額幾十倍。事實上,要來往內地的市民不會對這個功能反感,反對兩地流通的你做什麼也沒有用,我們應該為什麼人著想?

作者為香港專業進修學校及港專學院校長,從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逾二十年。  
電郵:president@hkct.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