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專欄

關於港專 > 傳媒中心 > 新聞及專欄

卓言絮語:我們需要正式的「榜樣教育」

筆者於早前曾探討榜樣的力量,引起了一些討論。其實「榜樣教育」在內地十分普遍,不同時期有不同的人物,有戰鬥英雄、勞動模範、先進人物⋯⋯經典如劉胡蘭、董存瑞、焦裕祿等;有學者將「榜樣教育」理解為上對下,成人對兒童的一種影響,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善,手段是模仿,亦有些學者認為「榜樣教育」是以崇高的思想、優異的成就、模範的行為教育影響受教育者的一種方法,各有論述。

然而,「榜樣教育」在香港卻並不普及,少人談論,而較為近似的概念,是教育局八個學習領域下的「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範疇,當中提及「認識一些對國家歷史有重要影響的人物及事件」、「認識對本地和國家歷史有深遠影響的歷史人物和事件」等,但這些課程並非本文講的「榜樣教育」。

你會發覺,有時看到身邊人的成功,自己的動力也會增加,就好像玩遊戲,當看到身邊人成功挑戰後,自己的信心也會有所增加,這就是人影響人的力量。常說「教育是人影響人,生命影響生命的工作」,師長就是學生最直接和親近的榜樣,其言行甚至影響學生一生。所以師長應該自律,以身作則,這也是「榜樣教育」的最好例子。

現時香港的教材未有加入「榜樣教育」。你或許會說,現時的教育領域中不是也有介紹不同的歷史名人嗎?是的。不過,如果有近代的而且與當今世界更有關係的人物,是否更適合我們的年輕人學習呢?細看教育局訂立的學習宗旨,這些歷史名人的故事只是讓學生透過他們的事績認識歷史,了解國家和香港的發展,並非進行「榜樣教育」,學習成效自然不同了。

這個真空為「有心人」提供了空間。近年有人著意在香港青少年中提供另類的「榜樣教育」,一些被打造成「烈士、勇者」的激進人士,打著「民主抗爭」的旗幟鼓吹暴力和仇恨,深深影響著年輕人,甚至讓他們模仿,把一批年輕人推入深淵,催生社會動亂。現在是填補真空的時候了,我們需要適合年輕人、更貼近時代脈搏的榜樣教育。

作者為香港專業進修學校及港專學院校長,從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逾二十年。  
電郵:president@hkct.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