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專欄

關於港專 > 傳媒中心 > 新聞及專欄

卓言絮語:年廿八,洗邋遢

今日是正月十四,春節第一次同各位讀者見面,首先祝願大家牛年萬福、百毒不侵!

多年來,臘月都是忙碌的。所謂「年廿八,洗邋遢」,清理家居,大掃除,辦年貨,買年花,佈置節日飾物,大串的事務,手腳雖忙,但心情卻蠻喜孜孜的。回望過去的幾十個春節,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農曆歲末和新年,有著不同的味道。剛踏進社會時,第一次用自己掙回來的錢為家庭添置過年用品,那種感覺就像少年期的某一天,忽然發現自已的「手瓜」「起了𦟌」那樣一種「我有能力了」的感覺;到結了婚有了自己的家第一次度歲,雖然未至家徒四壁,也著實家當不多,但卻感到未來有無限可能;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個春節,所有要考慮的事情都多了一個角度,連揮春也要能逗孩子,此外還多了一份責任和憧憬。

臘月的回味,最深之一就是住公屋的日子。那時香港的冬天,遠沒有這幾年的那麼暖和,每年的家居掃除工作,包括為那鏜鐵閘和面向走廊的窗花髹上新漆。公屋的走廊特別通風,為了避免弄污衣物,我只穿上一件要拋棄的舊衣服,在剌骨寒風中瑟縮地為一條一條的鐵枝清洗、鏟漆、再掃上新油漆。為了不走漏那些刁轉的罅隙,還經常弄得雙手沾滿油污兼刮傷。

除了春節前的家居清掃工作,令我記憶猶新的寒冬中勞動,還有在車房為汽車翻新。那一年寒假也忘記了我是幾歲,反正當時做童工還是合法的。我在一處露天車場幫忙做旅遊巴的翻新,負責為「批」了灰的車身用水沙紙打磨光滑。那幾天可能是幾度的氣溫吧,我的雙手拿着沙紙在水桶和車身來回,沾濕了的手在寒風中是僵硬的,但身體卻因為勞動而不覺得冷,只是過了一天,我發覺幾個手指都長了節,有點癢痛,後來人家告訴我,才知道這是手指長了「蘿蔔」。這也是我至今唯一一次手部凍傷的經歷。

少年時期的勞動,做的時候不覺得怎樣,甚至可能有點不快,卻成就了今天的回味,也給我不同的鍛鍊和體驗,提供我成長的重要養分。

作者為香港專業進修學校及港專學院校長,從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逾二十年。 
電郵:president@hkct.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