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專欄

關於港專 > 傳媒中心 > 新聞及專欄

言必有中:《棋王》如鏡 反映人性弱點引以為鑒

收拾書櫃時,我無意間又看到了角落裏那本已沾上了些許灰塵但曾經很喜歡的《棋王》。《棋王》是台灣作家張系國寫作以來自覺最滿意的長篇小說。這麼多年來一直得到各界讀者的喜愛及好評。張系國的小說除了語言生動活潑,情節變化莫測,引人入勝之外,更重要的是它背後包含的是作者對社會深切的關懷,對現實愛之深、責之切的批判。這正是小說的價值與靈魂所在,更是它成功的原因所在。

《棋王》是以上世紀七十年代台灣地區經濟發展迅速,工商業蓬勃,人民思想開放的新型社會為背景,展現的是一批一心追求金錢和物質生活的知識分子的精神面貌。他們包括:從事廣告設計的程凌、電視業的張士嘉、裸女畫家高悅白、炒股票的周培,還有教書的劉教授。雖然從事不同的工作,但他們都代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小知識分子,汲汲追求物質生活享受,以撈錢為人生最高的理想目標。他們面對金錢的誘惑,盡顯人性醜惡的一面,在《棋王》中表露無遺。

我們可以從《棋王》中看到現今社會中淡薄的人際關係,以及人們面對利金錢所表現出的自私面孔。本來,能未卜先知的五子神童是程凌他們找來做電視節目的。但是當他們發現神童的異能後馬上不願五子神童上節目,以免他的能力公開了,他們一心想將他為己用。可見他們自私的一面。

無一人真正關心過神童

小神童的失蹤是小說的高潮部分,幾位主角馬上由之前的有商有量變成互相猜忌,勾心鬥角。再者,由一開始,五子神童被發現,後來失蹤再被找到。程凌、張士嘉等人談論的話題都以神童為中心,但沒有一人是真正關心過神童。他們之間沒什麼真情可言,一切都是利字先行。

現代人之間的明爭暗鬥,爾虞我詐表露無遺。劉教授口中的「寂寞富翁」的故事正是現代人無情、人際關係疏離的代表。中國傳統文化是重情的文化,但它並沒有成為人類精神病的良藥,反而漸受西方社會的影響,個人主義盛行,人與人之間沒有情的感通。在香港,人際關係也只能用十四個字來概括:「各家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程凌是小說的主要人物,更是一個一味妥協的灰色人物。他追求女孩沒有魄力,搞節目不夠新意,炒股票缺乏狠勁,正經畫畫又缺乏自信。他一開始就有意要保護神童,但他始終沒有化為行動。當大家想把神童當作搖錢樹時,他也受不住物慾,沒有反對還參與其中。從他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那些立場不堅定,毫無原則可言的人。

對於知識分子們來說,能未卜先知的神童是一株搖錢樹,可以用來號召觀衆,猜考題,測股票。於是人人都想投機取巧,不勞而獲。諷刺的是,小神童在面對重大考驗的棋局中,竟然捨天機不用,「我自己會下棋!」小神童說過幾次,也在讀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正正印證了一句話「世事如弈,成敗還靠自己」。他的舉動正給那些迷信「成事在天」,一心要投機取巧的知識分子當頭一棒。可見,不相信自己的實力,不願安守本分,用不正當的手法去滿足自己的私慾,是人性的另一弱點。

作者批評善意 意味着不放棄希望

總括而言,通過《棋王》這篇小說,我們看到了種種人性的醜惡面:唯利是圖,投機取巧,不勞而獲;人與人之間的明爭暗鬥,勾心鬥角等等。但我們千萬不要忘記,作者的批評是善意的,他的批評意味着不放棄希望。《棋王》就像一面鏡子,只有知道人類的弱點,社會的病態,我們才能引以為鑒,不會重蹈覆轍,並批判摒棄之。

林愛妮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語言傳意學部講師 
網址:www.hkct.edu.hk
聯絡電郵:dlc@hkct.edu.hk

(文章轉載自2023年6月19日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