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專欄

關於港專 > 傳媒中心 > 新聞及專欄

卓言絮語:愛國主義教育在香港

「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最近開了第一次會議,會後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把會議內容歸納為三個重點,就是:找出重點、找對方法和找好拍檔;短期內,會從國慶75周年切入,推出愛國愛港愛社區運動。這個小組隸屬於由陳司長任主席的「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而工作小組主席是李慧琼。 
 
特首在去年十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提出成立這個工作小組,以對接在今年1月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促進政府部門和非政府機構在推動相關教育工作上的協調與合作。工作小組的職權範圍還包括協助制訂在香港推廣愛國主義教育的整體計劃和策略,以及根據實際情況,監察、評估及檢討按商定策略開展的各項相關工作的執行情況。 
 
中小學融入愛國主義教育的安排已有一段時間,小組組長李慧琼表示,現在要做一系列的調研,以了解情況和集思廣益。筆者十分認同,這應該是首個工作重點,而且還要持續定期進行。港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強調「尊重基礎、適度超前」,就是不能唱高調,脫離師生接受能力,但目標和要求須略高於現有水平,並且不斷調整,保持進步空間。 
 
按照《愛國法》「統一領導、齊抓共管、各方參與、共同推進」的要求,香港推廣愛國主義教育的另一個重點是進行體系設計,一是形成上述格局的策動、協調和執行體系,二是把愛國主義教育的九項主要內容在香港適應化後的內容體系。就以學校領域為例,除中、小、幼外,高等教育、成人及持續教育是否留空? 
 
一如國安法,對於社會或外界的誤解和攻擊,也要及時回應和澄清,例如愛國主義與「一國兩制」、愛國主義精神與對外開放等關係。《愛國法》其實對此寫得非常清晰,第九條就要求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與擴大對外開放結合,「堅持理性、包容、開放」。 
 
作者為香港專業進修學校及港專學院校長,從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逾二十年。 
電郵:president@hkct.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