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專欄

關於港專 > 傳媒中心 > 新聞及專欄

言必有中:敬事有爭存智勇 修身立業顯族親

「孝」是中國傳統倫理的極重要德目,有「百行孝為先」之說。時至今日,人們常以是否「孝順」來評價一個人的品格。為何「孝」在中國人倫思想裡如此重要?「孝」與「順」又是怎樣的關係?

中國社會長期以農業為主要的生產模式,於是形成以家族為本位的社會網絡,例如俗諺有謂「養兒防老,積穀防饑」,便見傳統中國農業社會中,家庭是人們生活的重要保障。後來雖然商業發展漸盛,然而家族宗法制度不但沒有失色,反而發揮着維持家族利益的作用(明清時期,孝道更是推動商業發展的助力)。就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再加上漢代「獨尊儒術」後,儒家所倡的「孝悌」便成為國人的重要道德觀念。可見,「孝道」的形成,雖有現實利益的考慮,但也由於儒家的提倡,使其不止於功利,而是人格的彰顯。於是「孝」成為中國人長久以來,用以衡量一個人道德水平的基礎標尺。

《說文解字》:「孝,善事父母者。」孝的意思是善於與父母相處。孔子亦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第一》)孔子認為年輕人最優先應該學會的,是與父母兄弟的相處,然後再推而廣之,博愛眾人,最後仍有餘力,便可以從事研究。那麼「孝」是否只局限於對父母親的愛呢?

《孝經》列為儒家「十三經」之一,是闡述儒家孝道的重要經籍,其作者目前未有定論,一般認為是秦漢時儒門學者所著,經中「開宗明義」篇謂孔子曾言:「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這是為「孝」作定義,簡言之,就是指出「孝」有不同的階段、層次,以及實踐的方法。

教育由教孝開始

引文認為,「孝」是德行的根本,教育應由教孝開始。能愛惜自己的身體,不使父母擔心,是孝的開始;然後修養人格,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並且幹出一番事業,揚名後世,使父母也感到榮耀,是孝的完美實踐。所以「孝」就是由敬事雙親開始,到長大後進社會擔任職位,為國家人民服務,最後要達成的是一輩子的人格修養,使自己無愧於天地間。因此,「孝」既是對父母的愛,也由於對父母的愛,而發揮出對天下人的愛,這是儒家思想由親及疏、推己及人的重要體現。

現代人提及孝道,總會在「孝」字後面加個「順」字,組成「孝順」這個詞語來描述這種敬愛父母的品德情誼。這個現象,固然與現代漢語普遍習慣使用雙音節詞有關;但是,為何所跟隨的是「順」,而不用「敬」、「愛」、「養」等其他與孝行也有關係的字詞呢?「順」是否真的是孝道中不可或缺的態度?孔子曾說孝就是「無違」。(《論語·為政第二》),不過他在「曾子受杖」一事中的取態,則強調了侍親要隨機應變,不能愚昧順迎的道理。

不惜身體屬不孝

《孔子家語》載,孔子的學生曾子受到父親杖責後,還想着如何令父親安心,全然未有顧及自己的身體狀況,他以為這就是孝。可是孔子知道後卻很生氣,孔子解釋,如此不知愛惜身體,若因此而喪命,反而陷父於不義,這便是極大的不孝。

這裡所說的原則,與前面《孝經》所說的「孝之始」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且,《孝經》的「諫諍篇」正好為我們解答了實踐「孝道」時,順從是否最大的考慮這個疑惑:「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免陷君親於不義

孔子因應曾子所問,提出身為人子、人臣,遇到君父有過失,都應該力陳真相,而不是曲恭隱瞞,而諫諍的目的不是要違拗上意,而是以免陷君親於不義,這是為人臣子者應盡的本分。能夠恰如其分地實踐「孝道」,需要愛敬、智慧,與勇氣,實在不單單是一句「從父之令」可以涵蓋的。

葉翠珠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語言通用教育學部助理講師
網址:www.hkct.edu.hk
聯絡電郵:dlgs@hkct.edu.hk

(文章轉載自2021年4月28日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