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專欄

關於港專 > 傳媒中心 > 新聞及專欄

卓言絮語:穿透配對補助金

「我這幾十萬捐了給學校就變成了雙倍,很有價值」,「我真的不夠錢用時,也不用擔心,病了,可以去公立醫院和診所,居所還有政府公屋,你完全不用替我的晚年生活擔憂!」這是一位退休老師的遺孀在港專籌款時對我説的一番話,令我熱淚盈眶,至今不忘。

我們稱她為「師母」。她的丈夫,是我們的一位退休老師,身為四十年代華南著名大學畢業生,同學不是做官就是做高管,年輕時為理想毅然放棄高薪厚祿的機會,走進收入微薄的工人夜校,窮得要住山邊木屋和板間房。由於沒有大筆退休金,退休後曾經要在街頭當小販賣生果和做戲院帶位員來維持生計。後來他找到了另一條出路,積累了些錢,買了樓,也給師母預備了一筆錢在他過身後生活下去。所以當師母要捐這幾十萬時,我完全不敢收下。

常言說,大學校長或校監(Chancellor)最重要的工作是找捐款,這一言道盡了當今的社會生態。自資高校校長生涯雖未可說是一番辛酸,但卻也正正反映出今天辦教育和「企業化」的千絲萬縷關係,完全吻合現時全球資本社會的狀況。

教資會上周公佈了第八輪配對補助金的結果,十所公帑資助院校籌得五十億元捐款,加上政府的二十五億元配對補助金,共獲得七十五億元新增資源。三所傳統大學中大、科大和港大,三校共取得十六億多的政府配對款項,佔全部二十五億的三分之二。

前年完結的第七輪配對補助金計畫是唯一一輪專門為自資院校而設的配對計畫。十二所院校共籌得十億元捐款,取得了政府配對的四億九千萬。最大戶的四所院校取得政府的三億九千多萬,佔總數五億的八成。公營院校和非公營院校在籌款的兩極化結果,顯示「雪中送炭少、錦上添花多」,也是教育界的常態。

港專學院有幸被納入第七輪配對補助金計畫,這是港專的第一次,我們感到戰戰兢兢,以取得保證的「最低款額」千二萬配對補助金為目標,有幸的是有「師母」這類熱心人,最終共籌得千六萬元,喜獲政府的千四萬補助金,令首次配對能不辱使命。

作者為香港專業進修學校及港專學院校長,從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逾二十年。
電郵:president@hkct.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