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及專欄

關於港專 > 傳媒中心 > 新聞及專欄
港專紀律部隊首長親身分享系列之四─前保安局局長及前入境事務處處長黎棟國

 

港專(香港專業進修學校)舉辦一連五場的「紀律部隊首長親身分享系列」,第四場已於3月30日圓滿舉行,主講嘉賓由前保安局局長及前入境事務處處長黎棟國先生,GBS,IDSM, JP擔任主講嘉賓,他與近百名學生和教職員分享其經驗。

 

黎棟國於1973年加入當時的「人民入境事務處」,成為助理入境事務主任,於2002年7月擢升為入境事務處處長。期後於2012年7月1日起擔任保安局局長。

 

擔任首長級職位多年的黎棟國強調「貼地」是十分重要,無論是高官或是剛出來工作年青人都要謹記此原則。黎棟國表示,現時很多高官經常被批評「離地」,認為高官們只會在辦公室內工作,所提出的政策完全不配合市民需要,遠離市民所想。黎認為,作為官員所提出的政策、對傳媒的回應、對待事情的態度,應該「貼地」,貼近市民所想、貼近生活。

 

另一個要素就是要具備「普通常識」(common sense)。黎棟國指出,他在21歲時投考入境處,入職後,訓練主任一人派了一本手冊,手冊上列明要求他們在六周後達到認識香港入境法律、做事要有信心、要用普通常識去判斷,「究竟普通常識是甚麽?為何常識都有普通?」結果他花了30多年才知道,簡單來說,普通常識就是做人處事,以及處理問題時要「貼地」;若缺乏普通常識,很容易會「鑽牛角尖」,費力在不值得研究或無法解決的問題上。

 

黎棟國經常提醒自己做事要「貼地」、要常運用「普通常識」。他會時刻留意新聞,當有大事故時就要立即作出反應。黎棟國表示,在2011年發生的「日本311大地震」,那時他正任保安局副局長,看到新聞報道得知日本發生大地震,而日本是港人旅遊熱點,於是立即召開緊急會議,部署應變方案,例如派員到日本在現場協助當地求助的港人、發出旅遊警示等。

 

遇上日本地震的大事故,定必會有很多遊日港人需要支援及尋求協助,因此,當時入境處便立即加強人手,由平時一至兩位同事接聽求助熱線,增至40名,「若果好多人打不通熱線,媒體會即刻報道,入境處電話長期無人接,市民會好有意見」。他更指出設計一條求助熱線,也要「貼地」,亦要有周詳的考慮,例如必須讓市民容易記,故他特別安排了一個4個字的電話號碼:1868,有別於香港常用的8個字的號碼。

 

當時不少港人致電熱線要求安排返港,或查詢機位、酒店等事宜,當時日本受到嚴重的重創,交通癱瘓,幸而,本港有一間旅行社在日本有龐大車隊,可為港人提供免費接送,以及聯絡當地酒店等,幫忙解決了不少問題;另一方面,當時政府定時透過媒體和政府網頁上發布最新的信息,例如航班、日本市內交通接送等資訊,讓滯留港人可盡快回港。

 

黎棟國提及另一宗大型災難,在10多年前發生南亞海嘯,當時死傷人數甚多,而且涉及多個國家,政府要確定有多少人在當地,以及在哪些地方等,但由於大部分港人都是自由行,而且網絡並不及現在發達,難於確定有多少港人,作為「貼地」的官員,就以「普通常識」想到與本地的電訊網絡商聯絡,發放短訊予正在漫遊的人士,這樣大約得知受影響人士的位置,向他們提供適切的協助。

 

一個政府不是萬能,需要時便要借助外力解決問題。「阿拉伯之春」在2010年發生,阿拉伯世界一些國家民眾紛紛走上街頭,要求推翻本國的專制政體。那時候有188名港人在埃及洪加達,但由於洪加達與香港沒有航道,需要求埃及政府開放航權,於是,港府便向中央政府求助。兩天後,中央派出包機,將近兩百名港人運送回港,其實,當時正值農曆新年前,但中央政府也能在短時間作出安排,真是極不容易。

 

有意投考入境處的人士要留意,黎棟國提醒在面試前必須先了解工作要求。面試時,最重要是表現誠懇,「擦鞋是沒用,每講一句都要發自內心,講出崗位可以讓你發揮的地方,而又符合機構的宗旨」。

 

黎棟國勉勵年青人讀書不是一切,人生最重要的是在往後工作有所發揮,社會上任何崗位都要有人做,職業無分貴賤,毋須太介意職位,「路是人行出來,天生我才必有用」,黎又認為「毅進文憑課程」的取名很有意思,「多些毅力,向進前步,獲得更好的將來」,每位年青人應邁向自己的目標,不要被過往包袱綁著自己。

 

港專「紀律部隊首長親身分享系列」由各紀律部隊的前任/現任的局長或處長親身主講。第五場將會在2019年4月27日(星期六)舉行,稍後還有前警務處處長鄧竟成先生,GBS,PDSM,向港專學生及教職員分享他們的經驗及成功投考有關紀律部隊的要素。

 

按此瀏覽活動花絮。

 

圖片說明:

 

黎棟國表示,特區照護上印有入境事務處的24小時求助熱線。

 

黎棟國勉勵年青人讀書不是一切,人生最重要的是在往後工作有所發揮。

 

黎棟國(前排左五)與百多名港專師生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