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Only)

「徵心製造」 價值再造
提起懲教署產品,就會聯想起每天在路上看到的交通指示和路牌,還有政府使用的厚實且甚有份量的木製傢俬。市民能普遍接觸到的在囚人士產品,就是每年的賣物會,售賣手工藝品、特色布藝、籐器及木製家具,以至玩具和盆栽等。
為港專為反修例事件入獄人士而設的「新昕計劃」事,筆者近日與黃署長聚會,獲贈街名牌形狀的姓氏辦公室門牌,甚為窩心,也令我思量感觸甚多。
姓氏門牌是懲教署今年年初推出的「徵心製造」產品之一,現時有12所懲教院所參與生產,產品主要有懲教專區、香港情懷、環保再造、生活日用、迷你工業、徵雕細琢和節日精選等7大類,產品涵蓋木器、飾物、文具、籐器、日用品、環保產品和手工藝品等,當中實木入榫凳、玻璃纖維垃圾桶及紙巾桶和可客制化的街道名牌最受市民歡迎。
「徵心」是「懲」字的分拆,除了突出當中「心」的意義之外,也是「精心」的諧音。的確,署方為轉變在囚人士,讓其重出社會後能夠重獲新生,花費大量心血和心思。而「徵心製造」整個構思可謂緊貼社會脈搏,例如以網站形式進行銷售。此外,產品加入環保元素,用被「山竹」吹倒的樹木製作的木器,更早早被人搶購一空。
產品更引進新科技和學界及企業參與,例如太平洋咖啡提供咖啡渣、理工大學提供將咖啡渣轉化為3D打印材料的專利技術,以3D打印機生產客制化的行李牌和杯墊等。黃署長說,「徵心製造」產品網上一個月的銷售額已經超越過去一年包括賣物會的數字,實在相當成功。
香港需要「識變、應變、求變」,「守正創新」,懲教署做了示範。改變生產和銷售形式是其一,應對國家安全威脅和幫助相關犯罪人士更新的挑戰更大。港專「新昕計劃」的重點是進行價值教育;而懲教署不但以產品為廢物再造價值,也盡力為在囚人士賦予新價值。
作者為香港專業進修學校及港專學院校長,從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逾二十年。
電郵:president@hkct.edu.hk